各二级学院(部):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浙江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浙江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浙高教学会〔2023〕13 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学院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二、大赛目标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
三、大赛内容
选拔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四、参赛对象
学院在编在职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 2 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 1 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 3 名团队教师。已获得前三届大赛一等奖及以上的主讲教师不能再参加同一职称组比赛。
五、组别设置
大赛选拔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设5个大组,其中第 1-4组按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12个小组(如下)。第5组(产教融合组)名额及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第一组为新工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二组为新文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三组为基础课程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四组为课程思政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鼓励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等相关专业领域和“理解当代中国”(外语专业)等相关课程的教师积极报名参赛。
六、赛事安排
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分院组织,2023年11月30日-12月30日。各二级学院(部)围绕竞赛要求和评审标准(见附件3)组织教师申报和推荐,填报推荐汇总表(附件1)。参赛教师要提交参赛申报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大纲等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学院评审,拟定于2024年1月上旬举行。由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
第三阶段:省赛。根据学院评审结果,择优推荐省赛。被推荐教师于2024年2月22日前完成拍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学院拟于2024年3月7日前将所有参赛相关材料报省竞赛办公室。
七、材料要求
(一)参赛教师提交材料
1.申报书
参赛教师提交材料至二级学院(部)办公室,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2-1。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2-2。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3。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二)二级学院(部)提交材料
各二级学院(部)要做好教师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并于12月20日前提交推荐教师汇总表(附件1)、申报书(附件2)纸质版各1份,电子稿以部门名称命名发送给刘凯文,其他参赛材料请于12月30日前提交。
八、奖项设置
选拔赛设个人(团队)奖与优秀组织奖。
个人(团队)奖。按组别分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优胜奖,依据现场专家评委评定的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奖。获奖者按组别和学院名额择优推荐参加省赛。本着宁缺毋滥原则,具体奖项数根据实际评审情况决定。
优秀组织奖。对选拔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院赛成绩突出、影响效果明显的组织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1-2项,具体奖项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九、其他事项
(一)各二级学院(部)要认真做好大赛组织与推荐工作,严格审查参赛教师(团队)资格。
(二)参赛教师(团队)要认真查阅大赛参赛细则,确保参赛资格,同时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团队)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三)参赛教师提交的相关材料(除申报书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校名及所在院系(教学单位)名称等相关信息。
联系人:刘老师,58619169,格致楼230办公室,邮箱:20191031@hziee.edu.cn。
附件:附件1:学院第四届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报名汇总表等.docx
附件2:学院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申报书.docx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