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为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广大青年的交流互动,深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促成两岸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的合作共赢,提升两岸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我院决定举办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暨2025年赛区选拔赛(以下简称“华灿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均可参赛。
二、竞赛内容
华灿奖分创意赛道、定向主题赛道两个赛道。
(一)创意赛道
共设元宇宙设计、视觉与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融合创新设计6大组别,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组下设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2个小组。
第1组为元宇宙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2组为元宇宙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视觉与空间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4组为视觉与空间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产品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6组为产品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11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2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二)定向主题赛道
设5个定向主题:“AIGC创新创业设计”“茶韵稻香,食美惟扬”“华灿运河”“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个定向主题下设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0个小组。
第1组为“AIGC创新创业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2组为“AIGC创新创业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茶韵稻香,食美惟扬”高校学生组;
第4组为“茶韵稻香,食美惟扬”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华灿运河”高校学生组;
第6组为“华灿运河”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如有新增定向主题赛道另行通知。
三、评审标准
1.创新性:围绕主题,通过系统观察和调研分析来发掘新的生活方式构想,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通过整合现有技术寻找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市场机会。作品需突出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现设计为提升人类生活质量而努力。
2.市场性:正确理解大赛的主题主旨,有效与本省市产业经济结合,有效与当前社会生活问题相结合,尽量保证设计成果的社会惠及面广,倡导了正确的设计价值观。
3.可行性:设计者应关注设计创意与当前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条件和限制,对市场推广前景、技术方案实现、批量生产制造等环节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
4.清晰性:设计方案可以包括实际产品、系统服务、品牌衍生、营销策划等内容,且表达统一、完整、清晰。
四、作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内容需要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范围,必须是本次竞赛期间完成的原创作品,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参赛者须保证对其参赛作品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无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行为。
2.为保证本次大赛评选的公正性,所有作品参赛文件上均不得出现作者所在单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缩写)或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等个人信息资料,违者将作无效作品处理。
3.有参赛作品均需按照初赛和决赛要求准备作品,并通过省赛竞赛平台进行作品报名与报送。
五、竞赛流程
赛区选拔赛由参赛报名、作品提交、院级初赛、赛区作品上传四个环节组成。
参赛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9月25日) 参赛队伍填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两岸新锐设计竞赛· 华灿奖暨2025年赛区选拔赛参赛报名表》(见附件3)以“华灿奖+队长名称+项目名称”的形式命名,于2025年9月25日发送至摩课云。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9月25日) 参赛队伍将作品以“华灿奖+队长名称+项目名称”的形式命名,于2025年9月25日前打包提交至摩课云,逾期不候。
【注:一定要提交到摩课云。】
院级初赛 2025年9月25日左右完成评选公示进入院决赛人员名单。
赛区作品上传(2025年11月10日截止)
注:选拔赛其他安排将视赛事筹备情况另行通知,省赛安排等上级主管部门通知(详见 Hziee华灿奖竞赛交流钉钉群:44790189)。
六、奖项设置
获奖团队颁发获奖证书,设一等奖(拟10%)、二等奖(拟15%)、三等奖(拟20%)、优秀奖(拟5%),具体比例视参加项目情况而定。 院赛获奖作品将作为2025年华灿奖重点培育项目,优先考虑推选参加华灿奖。
未尽事宜,请联系:
聂江波(机械工程学院):18668158672(钉钉);
程一(院科联):15257167872(钉钉);
Hziee华灿奖竞赛交流钉钉群:4479018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02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