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为了鼓励硬科技领域原始创新,推动硬科技领域原始创新,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我院决定组织参加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作品主题以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为主,参赛选手制作可以演示和操作的创新应用系统作为有效参赛作品。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原中国 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以下简称“iCAN 大赛”)是一个无固定限制、鼓励原始创新的赛事,大赛已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属于A类竞赛,希望同学们积极组队参与,并加入创新创业类竞赛班,共同成才与进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均可参赛。
二、参赛赛道
(一)创新赛道
项目类型
1、智慧家庭:让家庭生活变得智能和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2、智慧农业:用于农牧渔等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
3、智慧社区:用于社区、校园等环境的产品和服务
4、智慧医疗: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
5、智能交通:用于交通的智能车、飞行器、道路桥梁等
6、智能教育:用于提升教育学习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7、智能硬件:各类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和服务
8、智能制造:各类仪器和传感器、智能制造装备等产品
9、智慧文创:用于提升文化娱乐生活的文创产品和服务
10、智能环保:用于改进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和产品。
(二)创业赛道
项目类型
1、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虚拟现实、集成电路、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网络与信息设备、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等。
2、人工智能/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AI 软件、AI 应用、大模型、AI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
3、生物技术/大健康:现代医疗、医疗器械、医药服务、药品研发与制造生物技术等、互联网医疗、康养和养老、家庭诊疗设备等。
4、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产品与技术、动力电池、碳中和、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
5、高端装备制造:仪器和传感器、量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汽车、低空经济、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
6、文化创意及产业创新:文化娱乐、影视游戏、在线教育、新零售、农业科技、工业设计、服务设计、体验经济、乡村振兴、社区更新、食品科技及产品、新物流及供应链等。
(三)挑战赛道
1、挑战赛道命题方案将由大赛组委会审核后另行发布
2、合作企业需遵守大赛的规章制度,按照大赛的流程和要求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项目,使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参赛团队所有或经技术持有者书面授权,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凡参赛团队必须接受大赛有关免责条款。
(二)创新赛道和创业赛道不允许重复参赛,且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支队伍2-5名队员,禁止跨赛区组队和参赛,每人仅限报名一支团队,每个团队指导老师数量不超过2人。
(三)参赛项目需要制作出可以演示和操作的产品或系统为有效参赛作品,往届国赛一、二等奖项目不允许重复参赛。
四、参赛流程
(一)院赛报名
(截止时间7月1日16:00)
创新赛道的项目负责人需提交项目说明书+PPT+报名表(附件),创业赛道的项目负责人需提交商业计划书+PPT+报名表(附件)至邮箱(yuys@hdu.edu.cn)命名格式为:赛道-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例如:“创新赛道-智慧停车系统-张三-12345678910”,可附实物演示视频。
(二)院级决赛(7月10日左右)
学院对参赛团队组织评审,决出院内排名,并筛选前30组进入分赛区赛(其中10组将获得学院经费支持,其他队伍费用将自理)。
(三)分赛区选拔赛(9-10月份)
各分赛区组委会积极组织分赛区比赛,择优推荐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四)全国总决赛(11月份)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总决赛的项目进行初选评委,择优选拔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在总决赛比赛期间同时举办开闭幕式、创新作品展、人才招聘会、投融资对接、颁奖典礼等交流展示活动。
五、奖项设置
学院对按要求完成参赛项目申报的团队进行评定荣誉,颁发获奖证书: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赛奖,具体比例视参赛情况而定。该奖项按校级荣誉认定,可按竞赛奖励规定给予竞赛学分认定。
未尽事宜,请联系:
俞优姝(电子工程学院):
0571-58613892(办公电话);办公地点:盛德楼310;
商骋 (学生负责人):
15157181060(钉钉);
2025年 iCAN竞赛交流群:137600000599(钉钉群号)。
附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2025省赛选拔赛参赛报名表.xlsx